首页 >> 组合电池

地产基建双护驾难挡5月制造业PMI回落0密封环

2022-07-05 09:23:54 密封环    

地产基建双护驾难挡5月制造业PMI回落·

5月制造业PMI小幅回落 高技术制造业延续高景气经济参考报

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了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。数据显示,5月份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4%,比上月回落0.7个百分点。其中,生产指数为51.7%,仍位于临界点之上,表明制造业生产继续保持扩张态势。此外,业内人士认为,高技术制造业延续高景气,当前内需仍较为稳健,对冲工具箱或更偏重结构性、社会政策等。

具体来看,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,生产指数为51.7%,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仍位于临界点之上。新订单指数为49.8%,比上月下降1.6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下,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。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.4%,比上月回升0.2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下,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有所收窄。从业人员指数为47.0%,比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下,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回落。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.9%,比上月上升1.0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上,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加快。

“从行业看,高技术制造业延续高景气。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.1%,高于制造业总体2.7个百分点,连续3个月位于52.0%及以上景气区间。从产需情况看,高技术制造业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继续保持在55.0%以上,呈较快发展态势。”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说。

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指出,生产、新订单均继续回落,显示需求较为低迷,企业生产仍相对谨慎。考虑到购进价格指数与PPI环比走势一致,5月PPI环比可能有回调的压力。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姜超表示,主要分项指标中,需求、生产双双放缓,价格回落,库存回补。但需求下滑主要受外需拖累,内需仍较稳健。

任泽平也认为,内需相对稳健,主要受地产和基建投资支撑,与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高位一致。减税降费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可能对冲部分盈利压力。从政策看,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继续推进落实减税降费,稳健的货币政策应疏通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机制,加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“政策难以大收大放,对冲工具箱或更偏重结构性、社会政策等。”王涵说,在“房住不炒”方向不改的背景下,政策恐难大规模宽松。在外需疲弱的不确定下,对冲政策在需求端的重心可能将是制造业和居民消费;而供给端可能将着力于金融改革以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;同时从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来看,解决就业等社会政策可能也是工具箱中相对较为优先的选择。

5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下方 非制造业表现强劲每日经济新闻

5月31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(PMI)数据。作为5月份各项经济数据中“首发”的第一项数据,本月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的走势如何,也牵动市场和学界的神经。

从此次公布的数据看,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5月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的走势出现了明显分化:5月制造业PMI为49.4%,比上月回落0.7个百分点,时隔两个月后再次回落到50%的荣枯线下方;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.3%,与上月持平,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。

图片来源:国家统计局

需求走弱成PMI下行主因

为何本月制造业PMI相较4月出现明显下降?记者注意到,本月需求转弱,可能是PMI回落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从同期披露的分项数据来看,反映制造业生产的生产指数为51.7%,虽比上月回落0.4个百分点,但仍位于临界点之上。与此同时,多项反映需求的分项指数则回落到了临界点之下。

例如,新订单指数为49.8%,比上月下降1.6个百分点,从荣枯线上方掉落至下方,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。

此外,本月分项数据显示进出口双双回落。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6.5%和47.1%,分别比上月回落2.7和2.6个百分点。

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对此解读称,本月主要特点之一是生产保持扩张,需求有所放缓。生产指数为51.7%,高于今年均值0.3个百分点。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,有13个行业的生产指数位于扩张区间,表明制造业多数行业生产运行较为稳定。不过从需求看,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回落1.6个百分点,显示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减弱。

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,新订单指数是本月最主要的拖累项,影响制造业PMI下滑0.48。结合库存指数、采购量指数看,在终端需求不强的情况下,目前仍处于被动补库存到主动去库存的阶段。

中泰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杨畅表示,值得关注的是,本月各种类型企业分化的步伐明显放大:5月大型企业PMI为50.3%,表明大企业仍在景气扩张;中小企业均在荣枯线下,中型企业PMI为48.8%,较上月回落0.3个百分点;小型企业为47.8%,较上月回落2个百分点,表明小企业仍在收缩区间,并且收缩步伐加速。

他进一步分析认为,结合前期企业中长期贷款、工业增加值、制造业投资、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,均表明短期制造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。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势头明显承压,未来在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方面,仍然存在政策加码的可能性。另外,前期国务院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,未来在保就业方面,仍然存在政策进一步加力的空间。

图片来源:国家统计局

5月非制造业表现继续强劲

与制造业PMI出现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维持在高位运行。综合前期历史数据对比,自今年开年起,月度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就没有跌破过54%,表明长期维持在高景气区间。

赵庆河对此表示,在非制造业中,分行业看,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.5%,比上月上升0.2个百分点,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

从行业大类看,铁路运输业、航空运输业、邮政业、住宿业、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、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.0%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,相关企业经营活动较为活跃,业务总量快速增长。

从今年五一假期各项统计数据看,5月份非制造业保持强劲,有可靠支撑。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测算,五一小长假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.95亿人次,按可比口径增长13.7%;实现旅游收入1176.7亿元,同比增长16.1%。

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,今年五一假期消费比上年显著增长。如北京重点监测流通企业实现销售额32.2亿元,日均销售额比去年五一假期增长6.5%。上海、陕西等地增长均超过10%。

而在结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表现的综合PMI方面,据国家统计局介绍,2019年5月份,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.3%,比上月微落0.1个百分点,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。

制造业PMI回落有因 减税政策效果仍有释放空间新京报

发挥减税对制造业的提振,既要直接对制造业进行减税提振,也要对与制造业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形成刺激。

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.4%,比上月回落0.7个百分点,跌破荣枯线。其中,新订单指数为49.8%,比上月下降1.6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下,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回落;从业人员指数为47.0%,比上月下降0.2个百分点,位于临界点之下,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回落。

5月份制造业PMI表现不佳,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进出口指数双双回落,且回落幅度较大,对制造业PMI影响较大。数据显示,5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46.5%和47.1%,分别比上月回落2.7和2.6个百分点。二是内需出现一定回缩,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的低迷给相关制造产业的影响较大。稳定房价、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,就无法为房地产调控松绑,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,相关产业难以对制造业形成提振,甚至会拖制造业的后腿。

经济基本面并没有改变,经济新动能不断释放,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增强,企业整体运用比较稳定。但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、房地产市场调控对经济增长及制造业增长带来一些不利影响。

制造业PMI出现回落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警觉,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,推动制造业的稳定发展。尤其需要拉动内需,为提振制造业创造更好的环境,为制造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。扩大内需,最根本还是要发挥政策的拉动效应和促进效应,通过政策的催化,让需求扩大,让制造业具有发展和扩张的空间,减税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。

从一季度制造业PMI情况来看,很大程度上与政策的发力、尤其是减税政策的作用密不可分。国家税务总局5月3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1月至4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5245亿元,其中深化增值税改革首月实现净减税1113亿元。在新增减税中,2019年新出台减税政策减税1934亿元。制造业是减税效果最明显的领域,也是减税降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。4月份,由于深化增值税改革及配套措施实施,制造业合计新增减税476亿元,在各行业中最高。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,一季度制造业PMI表现良好,与减税是有着直接关系的,减税效应也是非常明显的。

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渗透,以及刺激作用逐步平缓,对制造业阶段性的促进作用进入平缓阶段。因此,会对制造业产生一定的短期影响。但减税既有短期作用,更有长期作用。只要让减税政策对制造业长期的正面作用与影响最大,效果才能最好。因此,发挥减税对制造业的提振,既要直接对制造业进行减税提振,也要对与制造业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形成刺激。

近日已有部分地方开始从取消汽车限购等方面入手,鼓励汽车消费,提振汽车产业,以避免汽车行业继续下滑,或对制造业产生有效的影响。在税收政策制定方面,能否顺应制造业发展需要,对与制造业密切关联的行业与领域,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减税措施,如车辆购置税的减半征收等,在政策上给予优惠,在程序上给予简化,以此来扩大内需,发挥消费对经济和制造业的拉动作用。

前四个月,我国高技术制造业、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1.4%和15.5%,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.3个和9.4个百分点。如果能在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支持,对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影响会更大,作用也会更大。

□谭浩俊(财经评论人)

上一篇:财新制造业PMI盈利就业承压,企业信心走弱·下一篇:哪些城市或不幸入选国家首提收缩型城市?

卡罗拉车报价

河北丙才商贸有限公司

湖南回收酱瓶老茅台酒报价

重庆阿胶加盟

益阳市高新区宇艺广告工程装饰有限公司

富阳市荣利达废纸有限公司

宁洱朱家饭店

2吨压路机厂家

修补器厂家

女夏季家居服报价

友情链接